精彩瞬间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美方校长)办公室主任、运营规划办主任孟旭初先生主旨演讲


孟旭�?.jpg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美方校长)办公室主任、运营规划办主任孟旭初先生主旨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今天本来应该是我们上纽大的老校长俞立中校长来为大家作这个演讲,俞校长最近一段时间身体有恙,所以托我代为给大家作今天的讲座。

  我没有俞校长的高屋建瓴,就不从太大的角度,但有幸从上海纽约大学刚成立开始,就加入到这个创业的团队当中。过去11年当中,也在招生、宣传,然后运营、建设等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上面都工作过。亲眼见证也亲身经历了过去11年在合作办学、国际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投入和作为。今天想用几个更细致的实践片段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所大学。

  说起上纽大,肯定要先讲纽约大学。我们的外方合作伙伴为什么会到中国来?为什么会为这所学校全力的投入。就像我们新任的纽约大学校长在和上海市委书记见面时说,纽约大学在他的领导下会为上海纽约大学全力投入。其实在我招生时,我也经常被问到类似的问题,纽约大学为什么要来?美国人是不是来赚钱的?而当我告诉他,纽约大学不从上纽大拿走一分钱,每招一个本科生还要亏多少多少万的时候,看到是一双双惊讶、怀疑、茫然或者像看傻子一样的眼神,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更能理解。咱们办教育的人总是有一些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理想在,而纽约大学的理想就是当被问起说你这所学校在哪里的时候,能够骄傲的回答我们的校园在全世界,我们是一所全球性大学。

  纽约可以说是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应该没有之一了。纽约大学也一直以国际化作为它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纽大本部有5万名学生,大概15-20%是国际学生。而在构成和办学理念都高度国际化的大学,培养和熏陶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校自己走出去,带着学生走到全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所谓知行合一。

  提出这一大胆的全球化战略的是纽约大学的老校长,在他的带领下纽约大学用十多年时间,在世界6大州的15个主要城市建成了一个有3个门户校园和12个海外学习中心所组成的全球教育体系,每一个校园和学习中心都是纽约大学的一部分。学生从纽约、阿布扎比、上海这三个门户进入到纽约大学这个大家庭,然后再到其他的校园和休息中心去学习,既保障了贯穿四年一致的纽约大学学术质量和课程体系,又能在一个学校就实现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

  从城市的气质上来讲,上海和纽约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自然成为纽约大学在中国落脚的不二之选。但从教育的角度,纽约大学又能为我们中国的学生家长和办学者带来点什么呢?2012年底学校刚刚成立时跟随老校长前往各地展开第一届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俞校长在每次招生宣讲时明宗名义的会问这四个问题,也代表着在他理想当中上海纽约大学为我们中国的高考学生以及为中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新的东西。他一直说中国不缺多一所普通的大学,中国需要的是一所不一样的大学,让一部分合适的学生能够探索一条不一样的大家路径,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领袖人才,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也正是中美教育家这样高瞻远瞩的大格局大视野,成就了上海纽约大学今天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这让图是今年9月10号的画面,两位校长曾经的创业伙伴时隔多年在校园,亲眼看着他们开创的事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海纽约大学可以说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目前在校的本科生大约1800人左右,中外学生比例是1:1,一半的中国学生,一半的国际学生,国际学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学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上,比如对中外学生采用一体化的管理,除了国际学生入境等一些特定的工作之外,所有的学校里面的学业、活动、校园生活等均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我们的字典里几乎没有所谓的中国学生或者本科学生和留学生之分。当然如果大家了解咱们国内的一些统计,在填写高基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如果按那个定义去填,我的在校生直接掉一半,包括学生社团都要中外学生联合发起和管理。还有分配宿舍时,每一位中国学生一定有一个外国室有,每一个国际学生一定有个中国室友。按着他们头逼着在课堂内外进行高强度的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我说一句笑话,如果你能学会和英语和英语母语的同学吵架,并且能吵赢,这个本事一定能为你在未来赢得一份很好的工作。

  好的合作能够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但要呵护这样的合作成果难度也同样翻倍。这点相比在座各位在过去的3年里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张图是2022年的8月26日,上海纽约大学200多名国际学生和老师登上学校的包机从纽约飞上上海在机场的留影,这是唯一以学校之力动用包机把学生接回中国的大学,也是在2020年和2021年国内大学中唯一得到特许,让国际学生拿到来华签证的大学。也许大家觉得我在这里说显得有点凡尔赛,但只有我和当时我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知道,今天有两位同事坐在台下,这其中有多少辛苦,多少焦虑,多少崩溃和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当然得到了来自浦东新区、上海市、外交部的大力支持,但整个过程还是用艰苦卓绝仍然仍不能描述其困难程度,每个可能性都可以是瞬息破灭,滞留海外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处在情绪的极大波动之中。而我们的美方校长仍然坚持一定要把国际学生带回来,我曾经几次近乎哀求的对他说,我们能不能缓一缓,就让学生们留在家里上网课或者在纽约的学习中心或者校园过度一段时间,不仅仅是逆水行舟,几乎顶着海浪前进。而回答只有一句话,因为承诺了我们的学生,中国学习会有一半的国际同学,国际学生会有到中国求学读本科的体验,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信守这个承诺。这个答案很简单,简单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反驳。

  去年上半年在上海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这张图,好不容易把国际学生带了回来,然后上海风控了。当时宿舍里里有几百位学生,包括几十位国际学生,同学们很自然情绪波动非常大。我们佟校长(音)当机立断的决定,他自己入住学生宿舍,和同学们同甘共苦,以此来安抚同学们的情绪。照片上穿着大白的就是佟校长,当时正值期中考试期间,同学们有大量的复习资料需要打印,但风控当中不方便让很多去到打印室,然后来回流动,佟校长就让同学们把要打印的资料用邮件发给他,他每天再穿上大白,到打印间刷自己的卡,把资料打出来,再给同学们挨家挨户的送去。当然IT部门给佟校长的校园卡开了无限,同时保证打印件里A4纸不限量供应。值得庆幸的是暴风雨过后总有彩虹,忘我的执著与付出也终会赢得人心回报。今年9月,纽约大学新任校长到访上海,9月9日的时候拜访了上海纽大另外一所父母学校,也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并与华师大的校长签署了《华东师范大学与纽约大学新合作周期谅解备忘录》,双方承诺在延续现有的上海纽约大学的合作之外,继续探索更多更全面更深远的合作可能性。同时到访上海的还有我刚刚提到的纽约大学的老校长,纽约大学全球体系的奠基人,我们上海纽约大学将横跨在前滩新校园主校门上方的一座廊桥命运为(英文),用他的名字命名一座桥,对于这位一生致力于教育国际合作,跨越几十个国家和城市,牵线搭桥,为遍布世界的学生创造并肩学习机会的校长而言,再合适不过了。这座桥既是对校长一生功绩的献礼,也是全体上纽大人的理想所在。

  所以最后请允许我用依据略显肉麻,但还是挺贴切的话结束我的发言。上海纽约大学愿化身一座桥,换万千学子从桥上走过,奔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谢谢大家!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