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
  ┝ 日 程
  ┝ 会 议
    ┝ 博鳌亚洲教育合作磋商会议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开幕式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2005 部长大会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中外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经济国际化中的跨国文化管理与培训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亚洲艺术教育论坛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中小型高校发展战略论坛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学发展论坛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高中国际教育与双语教学论坛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闭幕式
      ┝ 演讲人简介及讲稿
      ┝ 图 片
  ┝ 图片库
 
   双语教学论坛
 
滕星: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这里来谈一谈关于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的问题。今天我们这个大会主要讲的是中国人怎么学英语的问题,第二语言学习的问题。今天讨论的更多的是怎么能把它学好,怎么能把它教好,但是一个板月以前,我参加了另外一个会,那个会的主要的议题也是,在理工大学开的,是挑战全民学英语,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思潮,说全民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学英语到底对不对这个事,中国的语言文化要丧失了怎么办?后来我在那个会上发言了,我说今天这个会是不是有一点民族主义,味道太浓了,这个语言确实和文化和民族认同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现在把语言作为一个工具,你要了解现在为什么全民学英语?因为说英语的人兜里有钱,说中文的人兜里钱少,所以大家拼命的学英语,以便把他说英语的兜里的钱掏到说中文的兜里来,哪天中文的兜里钱多了,大家都学中文了,为什么,市场经济,今天我不谈这个问题,今天大家谈到主流社会怎么学英语。
    我今天谈一谈少数民族的问题,这样更显得是一个和谐社会,咱们别老谈主流社会的事,中国是56各民族国家,大家都知道,56各民族,55个少数民族,他们有39种文字,81种语言,当然这是大百科全书上说的,当然内部讨论有好几百种,这个不管,我们普遍认定的,也就是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这个少数民族别说它少,加起来也一亿多人,也不少。他们的语言文化的权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未来,我们是不是也要关心一下。
    这个是中国民族分布图,从这个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一个多亿,但是它却居住了我们国家64%的国土,这个颜色是汉族居住的,这是藏族,这是维吾尔族,这是藏族,一点点的遍布中国,这个地方是壮族,大家从这个分布地图来看,我们少数民族居住区域是非常大的,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化。这是他们的人口,大的有一千多万,小的只有几千人,“咯把族”只有2000多人,你不管他人少,也是他的语言权利,在49年以前他们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上,刚才这张表是43年梁山地区奴隶价格表,他们还处在奴隶阶段呢,他们还处在自己的文化的状态,有的少数民族信基督教,这些女孩大家看到的这些女孩,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意义上来讲,她们都是文盲,她们不懂汉语,但是她们现在用拉祜语写的圣经,写的赞美诗,我可以说我到美国到处去讲,我听她们唱一点都不亚于,和声非常好,你说她们是文盲吗,所以很多问题,这是西双版纳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
    今天我不想讲这个问题,我今天想讲另外一个什么问题呢,跟今天非常紧密的,讲一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中国少数民族一个小的个案来看看咱们整个人类到底在做一些什么东西。我今天要讲的主要是四个内容,一个20世纪50年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的发展脉络。第二个,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第三个,现实主义的多民族,多语言问文字国家,第四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问题。
    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这是我粗略描述的一个20世纪后50年,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两起两落概略示意图,大家来看,中国共产党1949年夺取了政权以后,它在民族政策上第一件事,民族识别,识别了到现在识别了56个民族。第二个,调查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形态。第三个,就是语言文化调查。发现有一些少数民族有语言,有文字,有的民族还很完备,比如藏族,蒙族,维吾尔族,他们的文献很完备,有一些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这样当初的共产党解放初的时候,他们从苏联那里学习来,为了落实民族平等这个意识形态,他们认为民族平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文字平等,因此就要给那些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创造文字,我们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学的只有仓颉造字,武则天也给我们造了三个字,现在共产党在12个少数民族在52年里创造了16种文字,其他的还是改字的,基本上是我们学校的一些教授创造的,这些文字在造完了以后,干什么呢,首先在扫盲教育里用,然后到学校教育里再使用。
    大家看这个图,从52年开始造出来以后,用拉丁文字,那个时候为了学习苏联,有的拉丁文里还放了三个俄文字母,为了尊重老大哥,那是政治原因,不是语言学的原因。52年到58年是第一个繁荣期,也是中国民族文化语言文字的第一个繁荣期,先在扫盲教育里用,然后一直56年开始进入学校,到了58年大家看一下子从上面掉了下来,那是政治原因,当初到58年大跃进,说是我们马上要进入共产主义了,汉字是先进的文字,所以少数民族都是落后的文字,所以都不要用了,所以就一下子全部停止,全部废掉。一直到了文革后期,1974年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不懂汉语,所以说教学里使用的情况培养了二三十年,培养不出人来,怎么办,就开始双语教学,恢复母语教学,与其在74年又开始使用,到了80年代中期,又到达了第二个繁荣时期,可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大家看这个线,突然的向下滑落,虽然没有像58年到零,但是已经到了低谷,已经接近于零了,这次主要不是政治原因,主要是社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我们汉族的文化和文明开始迅速向少数民族地区蔓延,随着交通信息化,电脑信息化世界的来临。这个就出了一个问题了,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要不要保持?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样性,我们到底选择什么?
    这里我要讲一讲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什么共产党政府在50年代初要给少数民族造文字,我个人认为第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政党,它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而马克思在19世纪的时候,就写了当时就是民族自决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列宁,苏联以后,民族自决是反殖民地的一场运动,特别是二战以后,通过二战以后各个地方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这个时候他们都恢复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我们在50年代初的时候,继承了马克思的这套民族自决的意识形态,开始建构我们带有本土性的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其中就包括了给少数民族创造文字。
    第二个,我们创造了区域自治,这个区域自治实际上是毛泽东把苏联的联邦共和国往后退了一步,因为联邦共和国有分裂的危险,而区域自治是它的权利的局限性比联邦共和国小一些。我们的区域自治法里规定了少数民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在学校教学当中作为媒介语言,这个在宪法里,区域自治法里都做了规定,因此为少数民族创造文字,改造文字,这是一个理想,一个idea,一个“比里五”,但是当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以后,问题就出来了,因为什么呢,一个多民族国家它有一个国家统一和文化多样性要同时实施的问题。秦始皇还知道怎么来统一国家,车通轨,书通文,这个好统一,文化多样性不容易使国家更好的统一在一起,因此当共产党从在野党变成执政党的时候,他发觉作为执政党如果多样性搞得过头就容易国家分裂,如果我们的太整合了,多样性就会消失,这不仅是中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都遇到的同样一个问题。
    现实的什么问题呢,现实中国是56个民族的国家,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多样性,学校教学语言文字使用也是多样性的。可是我们的理想和我们的现实是有矛盾的。第一个矛盾,国家整合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两难困境,在国家整合中学校教育,学校官方语言汉语推广和使用,我们要推广讲普通话,这是我们在学校里,这50年主要在执行的一项工作。但是我们的民族自觉得力论和区域自治理论和政策,强调在法律上少数民族有自己使用自己语言文化的权利。这两个问题同时落在某个民族学校,校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方面要把普通话学好,现在还要学英语,一方面还要保留它自己的母语,可是学校的课程又那么繁重,大家知道多学一门语言,牵扯一个人的精力非常大的,少数民族学校不是双语教学,是三语教学,要学母语,汉语,还有英语,这个给他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复杂的问题。
    现在在民族地区出现什么问题呢?很多我在民族地区既有教少数民族语言,用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学校,或者班级,也有用汉语教材的这样的学校和班级,有的时候现在少数民族有一种选择权,说你到底上这种学校,还是上那种学校。但是一般会出现这种情况,少数民族的一些精英分子,一些领导干部,他们希望在这个地区要教,学校里要用他们的母语来教学,让少数民族从小学自己的母语,母文化。但是它就开始考虑这类的学校,但是他却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用汉语教学的学校,所以很多少数民族的老百姓,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精英就有意见,为什么你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汉语学校,我们的孩子就必须在少数民族的学校,你的孩子学习好,毕业以后可以当干部,我们的孩子毕业以后连工作都找不着。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把它归结为生存与情感。当马斯洛的理论讲了,人有几种需求,以层次逐渐递增,先是生存,再是安全,再是自尊,再是社会交往,再是社会成就,只有有了下面一个需求以后,才会有上面的需求,在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为止很多地方还很贫困,少数民族还为生存而挣扎,为糊口,少数民族群众接受义务教育,本身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尽管我们现在有两免一补,尽管我们现在很多好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钱远远不够他们上学用的钱。当少数民族它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把学校当作一个工具,这个工具能不能让我今后,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能有改观,我就用。现在我的孩子如果学了自己的民族语言,以后毕了业,找不到工作,不能拿到一个铁饭碗,不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回到家里还吃土豆,我为什么要送他到这个学校里去呢?这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当他家里富裕了,他当了干部了以后,他的生存解决了,他的民族情感油然上升了,他说我是哪个哪个民族,我要要求学自己的语言文化,如果我忘掉了这个语言文化,我们的民族的根也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他就想起要恢复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这个就出现了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两难困境,一方面他们想为了生存学习汉语,学习英语。一方面他又为了情感想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但是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里,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
    我觉得政府应该在这里更加要有所作为,为什么?如果我们相信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财富,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我们就应该在我们的教育政策上就要做调整,要保留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要培养这样的双语教师,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使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得以发展,这个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我相信这个假设,因为人类如果趋向了单一,大家再过20年,30年,100年多说英语了,这个社会也就停滞不前了,人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人的创造力也就枯竭了。所以人类现在有那么六七千种语言,两千多个民族是人类的一个福分,是人类的一个宝库,我们现在对生物多样性越来越认识了,但是对文化的多样性还没有达到像生物多样性一样去重视。中国想要再进一步发展,想能成为一个和谐社会,我觉得语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政府要在这里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我们政府这几十年在少数民族教育当中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在全世界来讲应该说中国政府都做的不差的。但是实际上纵观全球各个国家都在讲21世纪,都在讲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要讲多元文化教育,但是实质上你再去看,各个国家的政府,不管西方东方,实质上都是国家融合主义,而不是一个文化多元主义的。所以这是我们整个人类的一个问题,我相信我们中国可以为全世界做出有益的贡献,在这个方面能够为全人类提供很好的经验,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比如少数民族上大学加分,当然这个加分政策今天不谈,没有时间,它还有很多争议,少数民族可以在自己的学校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实际上在推行过程当中,我们的地方官员把这一套全部扔在一边了,而我们的配套政策又没有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说少数民族要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化,用自己的母语来教学,就需要有双语教师,可是我们现在却没有双语教师的经费。双语教育比单语教育,是数倍于单语教师的经费,可是我们现在的经费体制是非常单一的。在民族地区甚至比我们东部地区要少得可怜。因此目前的财力,目前的政策都无法在民族地区支撑,使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英语共同发展,和谐发展这么一种状态。这是需要我们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国家现在在提倡要进行和谐社会,这是现在的一个宗旨。和谐社会就需要考虑56个民族共同发展,56种文化语言文字有一个平等的发展。至于怎么发展,那个就是一些下面的问题,但是既定的方针需要在这个方面政府给予更多的关照。
    由于时间问题,我这个方面就不再更多的展示。谢谢大家。
<返回>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海淀区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京ICP备1300519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68909380 传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