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活动背景 关于年会 年会日程 与会嘉宾 合作计划 展位招商 图文报道 关于我们 参会指南 魅力成都 English
图文报道
开幕式暨全体大会
生态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
早期教育国际论坛--多元文化与早期教育
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培训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与供给
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
生态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下)
传媒教育力量论坛--面临新媒体挑战的传媒教育
晚宴
闭幕式
参观盐道街中学
参观盐道街小学
参观金苹果幼儿园
参观熊猫基地
花絮
 
图文报道 > 生态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
国家国土资源部监察专员黄海峰主持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二十世纪的工业化革命带来了生活便利,但是这一光荣历程已经载入史册,因为许多国家存在着贫富差距和资源短缺,使其人类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质疑。甘地(Ghandi)曾经说过:“我不是一位经济学家,但看到越来越少的人正控制着有限资源,我越来越担心”。如何采取有效地手段消除经济的差距,减少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巨大矛盾,这就迫使人类开始关注全球生态退化等一系列与人类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这也是研究经济转型的主要目的。早在几十年前,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认为产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何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以解决经济发展的压力与生态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难题、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中国梦”,就是当今中国经济学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一、重建世界经济的发展轨道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需要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彻底的反思。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以GDP总量作为衡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贫富悬殊,这直接导致了代际不公正现象的出现,同时对当代人的生活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先污染后治理”已被公认为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人们从追求数量的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注重环境保护与改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国际人士开始呼吁以公正、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面向未来,为构建并提升国家绿色竞争力提供全新的平台。

二、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美国诗人缪丽尔·鲁凯泽(Muriel Rukeyser)说过,宇宙是由故事而非原子构成(The Universe is made of stories, not atoms)。同样,“中国经济转型”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大事件,也是由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构成。这非凡的30多年,培育和造就了几代新人。这伟大的时代精神,鼓舞、指导和提高了我们在不同岗位坚持以时代精神要求自己、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中国经济转型之路就是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之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改革道路,所涉及到的制度、管理、政策和方法,成为“中国道路”而倍受世人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如果能论述清楚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理论有所贡献。

三、研究经济转型的基本理论

长期以来,各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十分重视经济转型。中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经济和政治带来了一系列变迁。具体而言,中国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体来说,包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农业性乡村社会向工业性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逐利”经济向“幸福”经济的转型,从“排他”经济向“包容”经济的转型,以及从“棕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从历史角度分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过程中的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必经阶段。中国不仅在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资源背景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而且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转型表现出若干不同的特点。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仍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其实质乃是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继续追求。中国的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一项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将成为决定国家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转型是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任何国家都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既使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其经济制度的安排也非十全十美,始终存在着从一种现存的经济制度、结构和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健康的经济形态转型。经济转型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也是中国面临的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研究通常借用的理论工具主要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和传统的产权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把西方经济制度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它相信界定清楚的私有产权制度的安排是最佳的经济制度安排。正是基于这一结论,迅速的私有化在这些理论中被认为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首要步骤。但是,当今经济转型的复杂性证实了以上的理论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所发生的经济转型,于是有些经济学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着手研究经济转型,并对一些经济现象做出解释,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制度理论也有其借鉴作用。

四、论证经济转型的中国特色

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禁锢向开放、计划到市场、一元成多元、落后追先进”的过程,“家庭联产责任制、特区经济、商品经济、初级阶段论、价格双轨制、企业自主权、承包经营责任制、国退民进”等创造性的经济词汇不断出现,在不同阶段影响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部署。

有四种经济改革模式从不同层面对改革政策和社会变革都有影响:

(1)改良的苏联模式——学习后斯大林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给予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权;

(2)东欧模式——学习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3)东亚模式——学习以日本、新加坡为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4)欧美模式——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倡导经济体系的跃迁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经济发展模式中不同的理论也对经济转型具有广泛的影响。著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资中筠曾在《20世纪的美国》一书中引述了美国分析家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发展得力于四位经济学家的理论:

(1)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专业分工、政府作用的严格限制和自由贸易;

(2)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国家干预理论,主张采取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政府干预解决萧条和失业问题;

(3)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的“自由市场”理论,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反对社会主义;

(4)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企业家社会”,以思想和技术创新为经济的动力,也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长达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不断在自由放任和政府调节之间摆动,趋利避害,同时不断创新,从而产生美国经济的奇迹。而中国经济转型也得力于四位经济学家所代表的理论:

(1)顾准的“市场价格”论,自由浮动的市场价格调节社会主义经济,为后来发展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2)于光远的“按劳分配”论,促进了中国摆脱极“左”的思想束缚;

(3)孙冶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和薛暮桥的“商品经济”的观点,导致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4)吴敬琏的“市场经济”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强调实施法治化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经济转型”的历史。其实质就是要创造出适应社会调整、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时任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王以铭认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执政党的某项政策是否成功,通常可以用政策制订者的目标是否实现,政策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以及政策是否推动社会进步等标准来衡量,如果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从1978年到2008年的表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堪称世界近代史上最成功的一项政策。” 

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事实充分证明,经济转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经济转型之路,是创造可持续发展以及增加国民财富的必经之路。中国经济转型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主要源于以下基本的动力和压力。首先,对于动力而言,一是求开放,二是求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务实政策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转型。30多年的开放,中国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逐步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世界的产品已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许多国家认为中国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影响最为显著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缺乏国际技术“专利、标准和品牌”的出口生产方式,产品出口国外,把污染留给自己,不仅付出了生态环境退化的高昂代价,而且也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伤害。

其次,对于压力而言,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缺乏国际技术“专利、标准和品牌”的出口生产方式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认为“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资源、环境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尚未完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依然艰巨。要化解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跨越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推动低碳发展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条上,中国企业普遍因产业技术水平低、创新活力不足和市场竞争力差而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即用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血本”换取发展。一旦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节能环保标准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世界工厂”就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势必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安全。

五、确定经济转型的研究重点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经济的变化:从经济体制来看,中国经济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经济形态分析,正在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从经济类别判断,正在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经济趋势分析,正在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经济特征来看,正在从生产主导型转向流通主导型;从经济动力看,正在从供应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从经济驱动模式分析,正在从模仿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从经济层次解剖,正在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从经济管理模式判断,正在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从经济质量分析,正在从速度型经济转向和谐发展型经济。

中国经济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体制转型。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经济转型模式,成为经济充满活力的源泉。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在分配制度方面,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二,发展方式转型。面对中国工业化所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现象,“转型论”凸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即摒弃原有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投入、出口需求、投资拉动的模式,逐步从经济增长中的经济建设转向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文明,经济发展模式由数量驱动型逐渐转变为质量驱动型,杜绝盲目追求GDP、漠视环境成本、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作法,通过资源节约、治污减排,将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国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先后提出了使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认为“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中国提出了发展方式的转型重点,围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量、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六个方面,制定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这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转型期。诚然,中国的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市场到国外市场,需要不断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转型之路。

此外,中国企业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管理技术,抢占产业制高点,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商业模式、巨大市场和众多人才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合作者,正如国际战略创新专家安纽·古普塔(Anil K. Gupta)在《展望2020:中国创新之路》一文中所言:“中国面临的独特机遇和挑战赋予了中国成为世界创新主宰者的潜质,在全球整合的经济条件下,许多重要的创新活动来自中国,中国在诸多重要领域面临机会与挑战,主要包括:能源、环境、基础建设、人口密度、老龄化、生物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等,中国应重点以此开展创新活动”。长期关心中国改革的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时任科隆大学校长古德曼教授(GernotGutmann)认为经济转型中应该关注环境保护、通货膨胀、区域发展失衡的三大问题。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经济腾飞将不断持续”。

六、展望经济转型的未来前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实力在近些年发生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中国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体还排在世界90位左右,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纵观全球,世界经济处于进一步转型调整之中,总体上呈复苏态势,但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这种深度转型调整,不仅有发展模式的转型调整,而且也有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同时还有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结构的转型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转型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其实,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它不仅承接有洋务运动以来的历史创痕与创新思想,而且又要试图摆脱现有体制中的传统意识形态束缚。正因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史以来如此丰富、复杂而又独特的案例,足以向西方经济科学提出许多挑战性的问题,为人类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创新成果。

总之,如果说未来学大师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几十年前曾预测人类社会从农业化、工业化之后将进入信息化的 “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那么二十一世纪在经济领域所呈现的生态发展以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转型,将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四次浪潮”,经济转型势必成为经济学中最富有生机的学术领域之一,其意义十分深远。毫无疑问,该专著尝试围绕经济发展方式来探讨经济转型,其中也会引导人们思考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故今天对中国经济转型之路的探索如同春天的播种,任重而道远。引用中国一位伟大企业家、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名言,“只要找到了路,就不怕路远”。


国际生态发展联盟执行理事长大卫· 耐斯作主旨发言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