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背景 关于年会 年会日程 分论坛 与会嘉宾 合作计划 展位招商 参会指南 关于我们 图文报道 媒体聚焦 English
图文报道
领导会见及新闻发布会
开幕式暨全体大会
国际幼儿教育论坛
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论坛
国际合作与民办教育新格局论坛
欢迎晚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
区域合作校长论坛
国际艺术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闭幕式暨成果发布会
参观活动
 
图文报道 > 国际合作与民办教育新格局论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发言

  周满生:女士们、先生们,谢谢我们的主持人,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里给大家演讲。我的题目是新一轮出国人面临的机遇,存在的问题挑战与应对,新一轮出国热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资费出国留学热始终不减,高中阶段出国留学更是热上加热,教育部统计数据限时,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41.39万人,比上年增长3.58%,而且90%以上是资费留学,硕士留学比例明显下降。我国低年龄生出国留学人数近年来一年比一年多,预计2014年我们低龄学生出国留学将达今年新高,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高中毕业省参加洋高考也比往年增加了,目前我们留学生已经成为赴美留学生中的主力军,刚才张女士已经提到了今年超过了30%,比2012年增长了21%,其中本科生人数增长了26%,我国赴美高中阶段留学生增长也很迅速,中国已经取代韩国成为美国海外高中生生源的第一大国,2013年一共有31889名中国学生获得赴美高中F1学生的签证,这几乎是八年前的50倍。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美国,在我国自费留学市场中,美国独占鳌头,下面就是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雅思考试在全国的考场总数达到了53个,分布在35个城市,参加SAT、ACT、IB、AP的考试中国学生都创历年的记录。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持续下降的高考人数,虽然报考人数下降有多方面地原因,这波低龄留学热潮的家长构成已经不像21世纪之交的时候以富裕阶层、管理层、知识精英的家长为绝大多数,现在工薪阶层也占有相当比例,相当比例是曾就读国内著名高中的尖子生,他们的消费情况怎么样,截至2013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一共有161万,其中107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各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以人均消费2万美元计,每年中国留学流出境外资金超过200亿美元。新一轮出国留学热是有着深刻的国内和国际的背景,因为和七八十年代不同,当时其八十年代的时候,正好是粉碎四人帮的时候,中国需要人才,当时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做出了重要的决策,做出大量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决策,但是主要派遣的是公派留学生,1992年中国政府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基本政策,但是对自费留学仍然有关很多限制,如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实行资格审查等等。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也都经历过从公费留学为主到自费留学占绝大多数的阶段,此外,WTO视教育委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的国家通过开设洋高考,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大量参加高校巡展等方式来吸纳中国学生。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废除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制度,建立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区,设立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学金等一系列措施,为鼓励自费留学、回国服务提供了更畅通的渠道,在全球化寓教于国际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更多的中国家庭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出国留学已不是部分有钱人地专利,中国已经进入更多家庭有基本条件支付得起留学费用的时代。  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看,到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学习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但具体到每个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主要原因包括为了躲避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对国内高校教学内容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整体质量认可度不高,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集聚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相比国内大学同龄人而言,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各方面对国内一流企事业机构,尤其是跨国公司招聘人才具有显著的优势,当然也有部分孩子出国留学,主要家庭的考虑是着眼于移民,总体上看居民自费出国留学目的更加明确,选择更趋理性。那么首先我们觉得我们要对这个问题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我们要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因为我们基础教育国际化特别要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国际的竞争意识,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跨文化交流,那么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促进中国学校的特色发展,西方教育的长处注重尊重青少年的个性,激发学生宽广的兴趣,使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用于打破旧框框,用于创造,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扎实,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在各种各样的竞赛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记的多,思的少,忽视思维教学的能力,忽视学生的个性需要兴趣选择判断等问题。

    第二部分我想谈一下出国留学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一个是我们国内高中国际部引起了社会的争论,这个主要就是为部分学生开办了出国留学班,收取高额的费用,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另外以民办学校进行了不公平的竞争,示范性高中挤占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外教市场非常浑南,内地的英语教学市场非常庞大,相当一部分外教不合格,没有教师资格证,特别是一些中介机构撮合,有时间出售未经认证的教师证,这是中国外教市场的现象。

    第三是人才流失和人才滞留的问题,尽管社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人是持焦虑态度的,什么叫人才流失,我个人认为所谓人才流失就是投入阶段由本国投入成本培养人才,产出阶段人才却去外国贡献,应该说高校优质生源留出国外,人才滞留并不完全等于人才流失。中国政府统计2013年中国有72%的留学人员选择了回国发展,不到30%留在国外发展,表明有7成以上的留学生返回国内,但是恰恰这不到30%的留学人员,留在国外发展造成了精英人才的外流,据调查近9成的中国学科学工程的博士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工作。那么中国尤其是高端人才流失这是一个严重的现实,据某权威人士说,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那么留学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目前中国高中阶段出国学生占学生总量不算多,但确实出去的精英学生较多,有潜质的学生较多,中国95%以上的留学生是自费生,学习费用大部分由家庭支付,给学生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刚才我已经说了,我们大概统计因为美国上公立和私立学校差别比较大,我们按世界的平均统计人均两万美元来计算的话,每年留学投资总量超过两百亿美元。这些学生从前景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海外学习和工作是走一步看一步,并没有明确的去留意愿,追求经济收益,追求成功,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是每个青年非常正常合理的要求,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欧洲发达国家的优秀青年之所以竞相前往美国,就是因为美国拥有创业环境上的优势,和较多途径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所以对学生是不应该指责。我们要正式高校优质生源流出国外带来的潜在挑战,对这种现象不能无动于衷,不能想当然中国强了,硬件基础上去了,人才就会自然回归,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

    第三部分我想讲一下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的思考。第一个就是要规范普通高中办好国际部的问题,现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普通高中开设了以出国为导向的国际班,由于缺少规范,部分课程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收费高昂,引进的国际课程大部分是以通过国外大学入学考试为目的的课程教学和国外大学的预科课程,外方合作机构为考试机构,国际文凭组织或大学等,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外方合作主体资质的要求。我们总的思考是什么呢,就是公办学校要保基本,民办学校要保多元,就是公办高中使用的是公共资金,其办学必须体现公意的属性,并且以实施国家的课程体系为主,中国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国内或者国外上大学的权利,但是公办高中的基本职责不应该引导中国的学生,到国外去上大学,不应办成万国大学的预科班,民办高中和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高中,不使用公共资源,在教育体系中可以起到满足学生多样化升学需求的作用,我们中国的公办学校要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引路人,公办学校要做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引领人,通过国际同行的课程方向和基础教育优势相结合,来助推中国的教育改革,那么从整体上看,特别我们高中的国际课程班要注意,我们陪伴公共的示范性的高中国际课程班,但我们不是外国大学的预科班,公办高中的基本职责不是为了让中国的学生到国外去上大学,第三国际课程班不应该成为中介机构的广告牌,以享有社会生育的学校的名义招生,实际上完全有中介机构管理和掌控,学校仅获得小部分的学费,第四我们国际课程班不能成为教育产业化新的渠道。

    我这里面举一个上海的例子,上海今年进行了改革,对现有的21所普通中学重新进行的评估试点,其中民办10所,公办11所,民办高中是可以更多的来考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今年在上海的七宝德怀特高中,该校的课程由中美合作双方根据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求共同设置,保留中国核心课程,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和优势课程教学,引进国际文凭教育的先进理念,课程框架,教学和评价方式,改变育人模式。上海市西中学搞了一个试验,关键是他的收费和普通收费一样,这个国际班的试验是值得提倡的,这里面我特别介绍的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道尔顿学院搞了一系列的试验,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这是他们聘请的优质外教,这是学生作业的展示。第二条就是加强外资教师的监管,尽管国务院发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但是现在很多地区很中小学没有外教管理制度,许多外籍教师仅持来华旅游签证来任教,部分外交师德较差,要必须加强外籍教师的监管。北京今年的914号颁布了一个关于加强北京市外籍人员聘用工作的通知,里面特别对外籍人员有四条规定,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我觉得北京做得比较好的一所学校叫北京王府学校,他们的师资结构达到“404020”。第三个问题我们怎么来对待人才流失,现在国际教育界认为跨国教育和人才流动正经历着人在外流、人才回归,人才循环的过程,最开始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第二阶段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和人文科研环境的改善,人才回归的力度逐渐加大,第三阶段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驱动,人才现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循环。人才流动现在逐渐由单向流动变为双向,过去人才外流更多的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单向流向美国,现在有所变化,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流动逐渐由单向流动变为双向,特别是像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通过高新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加大对全球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力度,一方面争取本国人才回归,另一方面采取优惠的选择性的移民政策,来吸引其他发达国家人才。先多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双向流动,我们刚才讲到了,要正视高校的优质生源流出国外的挑战,我们通过基础综合改革,结合教育国际化的探索来办好我们的优质高中,避免和减少国内基础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生源流失,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来吸引人才回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为了遏制人才外流地确趋势,中国政府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全面来改革中国的先行科研和教学体制,要减少内耗,地质学术垄断和嫉贤妒能,全面清理学术腐败推动人才回归,鼓励人才回流。第四是促进双向交流,不断的总结经验,第五部分就是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我就不多讲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国际教育领袖基金会主席、美国前助理教育部长张曼君发言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副秘书长胡锦澜发言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