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简介 新闻资讯 参会嘉宾 参会指南 嘉宾观点 精彩瞬间 历史回顾 English
嘉宾观点
杰夫·雷蒙

   雷蒙先生是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暨美方校长,负责上海纽约大学所有学术与行政事务的管理。雷蒙校长是一名具有国际名望的高等教育界领军人物,曾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康奈尔大学第11任校长、以及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始院长。在加入密歇根大学法学院之前,雷蒙校长曾先后担任两名著名法官的法律秘书,他们分别是联邦第一巡回上诉法院首席法官Frank M. Coffin和美国最高法院助理法官John Paul Stevens。在此后的四年里,他在华盛顿特区的Caplin & Drysdale法律事务所担任律师。在他的职业与教学生涯里,雷蒙校长一直为在高等教育、法律和科技等领域中与其拥有共同志向的非盈利机构提供无偿的服务。

   雷蒙校长获康奈尔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以及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其美国与国外的职业生涯中,雷蒙校长曾获得诸多嘉奖,包括中国政府对来华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颁发的最高奖项——“友谊奖”。他也是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高级学者,并被北京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很荣幸可以来到这里跟大家讨论。我想跟大家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教育创新创业人才问题。现在中国在迎接新的纪元和改革开放重要的一年,他们取得了很多成果。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很多的人才应运而生,给我们创造了更好的产品,而且可以给我们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还可以促进全球竞争。同样,还有在全球范围当中,我们也做出了许多的支持,比如关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我们为了要去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把创新创业当成我们第一驱动力,我们首要任务就是要去培养国际,创新人才了。

上海纽约大学简称上纽大是中国第一所与美国共同建立的合资中美合作大学。并且我们还有三所纽约大学的中心,他们构成纽约大学的全球系统。我们建立这个学校是希望可以去促进全球人才培养,而且他们都是创新创业人才。为什么我们要说人才是国际化呢?原因有一半来自中国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他们都是参与英文学习,我们教学都是英文,但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中文。今年我们只录取了200位本科生,200位外国学生,我们认为我们是一流卓越的学校,他们不管出生贫贱或者富贵都可以在我们的学校施展他们的拳脚。

在过去的两年当中我教了一门学科,我们要促进创新。我们主要在这个课程上面研究创造者是具有哪些方面的素质,什么叫做创新?如果我们要创新?如何才能将这些创新付诸于实践的目标。所以这跟许多的学科有关系,并且了解很多的知识。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创新者都会考虑周遭的环境,分析市场看一下现在是什么需求,通过现在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发展规划。我们有一个研究,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创新创业的人才。我们这样的过程不仅包括知识,这个知识是广泛的,甚至包括心理学和神经学还有其他的方面。所以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是来自于广泛的师资,主要有四个过程。

第一,要有专业化的知识,如果我们要做创新的话,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掌握得很熟落,这样我们才知道这个行业最关键的需求和实际的需求是什么。

第二,全球的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两的学习资源,这样师资就很重要了。只要这些学生进入我们学校,就可以更好的跟其他的专家和优秀的教师沟通,而且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自己很好的动机去创业。而我们师资所要做的最大的工作就是要使他们不忘初心,随时保持创新创业的热情。所以在我们学校的课程设置当中很重要。

第三,要心存置疑。我们要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有批判性的思维。如果专家讲的是错的或者这个专家讲的不是那么科学,我们应该做和考虑,我们应该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我们要有分散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开发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路径去想是否有一个路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发散性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网络。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些看似和这个问题无关的点子,放到这个当中。并且将他们这种遥远的相应性进行运用,最终创造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我们有的时候认为这样的一些不太相关的想法是不那么重要的。但是其实我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在想问题的时候,不一定真的要专门放一段时间来想,我们可能在行走和洗澡的时候都可以思考问题,甚至有些人在洗澡的时候就可以想到好的点子,真好解决他现在面临棘手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就是第四点分散性多角度的思考,它绝对可以创新创造人才。我们要敢于提出各种各样的假想,但是大多数这些假想是无用的,这些答案往往是来自于某个假想当中。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从教训当中吸取经验。

以上是我刚刚提到的四点。第一学校需要批判性,还需要有老师帮助他们保持初心等等。同时还要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涉猎广泛,这样他们才有更多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自于世界各地其他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给他们启发,我们就是创造这样的环境,这种环境能够帮助我们建造一个相当大体量,而且相当丰富的库存,这样就可以酝酿和孕育出创新创业的人才。大学作为一个机构来说,我们必须要详尽一切办法,来想怎么样可以给学生创造出这样的环境。

比如我们怎么样让学生坚定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在别人看来是愚笨的或者不重要的,如何让他们重视这个想法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也不能说某人一定会成为创新者,而且会成为引领者,但是我们需要抓住一切的可能性。但是我们的第一届的毕业生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体质和教育模式,大多数进入全球领先的公司当中。我们认为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所有的大学他们都要原创,在教育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要不断的实验,而且通过这些实验找到最终的解决方面。我们有众多的工作要做。我们希望可以让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



曾莉莉
马克·帕加罗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211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