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背景 关于年会 年会日程 分论坛 与会嘉宾 合作计划 展位招商 参会指南 关于我们 图文报道 媒体聚焦 English
图文报道
领导会见及新闻发布会
开幕式暨全体大会
国际幼儿教育论坛
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论坛
国际合作与民办教育新格局论坛
欢迎晚宴
国际职业教育论坛
区域合作校长论坛
国际艺术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闭幕式暨成果发布会
参观活动
 
图文报道 > 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论坛
绵阳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明禹演讲

 

 

吴明禹:尊敬的柳斌主任,旭明社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参加这次论坛,并作交流,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传统文化教育及其活动课程开发的一些思考。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想以此为标志,传统文化继承与教育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今日论坛之目的就是为观点的争鸣、思想的碰撞,让传统文化教育能沿着更理性、务实、长远的轨道前行。我想站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向各位专家、学者交流和汇报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传统文化继承于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为什么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问题没有论证的必要,但冷静思考一下,当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调重提,或者高调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又显得很有意义。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显得功利主义,过于强调形而下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形而上的精神和文化意义,最严重的影响是受教育的人被沦落为一种工具,人的幸福问题根本不在关注的视野,因此受到人们诸多的批评和指责,所以为什么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当我们不加思索的回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是,要小心我们是否掉进了功利主义的陷井。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去旅游,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领略了风情,拓宽了眼界和文化,要问这个人为什么要去旅游,相比他会回答去放松心情,而不是回答去了解文化,同样的道理我们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首先要考虑人性,然后才是国民性,否则传统文化教育也可能滑向功利主义的边缘,远离了教育的初衷,到底为什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讨论以后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其根本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人的幸福,对清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事实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人的幸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最早的论著建于尚书红矾,他提出了“五福论”,长寿、富贵、健康安宁、遵从美德、享尽天年,“五福论”奠定了我国的基本观念,在此基础上诸子百家又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儒家主张德福一致,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佛教强调善而有报,认为人应该积德行善才能幸福美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与天合者为之天乐,认为幸福是一种内心和谐的状态,现代哲学家张百年(音)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于是人既和谐,二是天人协调,我国传统文化与人的幸福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我们可以说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内心和谐,幸福的过程,传统文化教育根本上就是人的幸福文化教育。

    第二个,传统文化教育开发应该坚持的活动观。今年3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坚持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同时强调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鼓励各地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应该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及其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我们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开发,应该侧重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本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者应该是相互补充,然而在当前活动课程可能是传统文化教育最现实,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其一我们有一些学科也在尝试着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但往往机械、生硬。其二在目前传统考试科目占绝对优势的现实下,传统文化教育想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其三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材比较少,规范的国家教材应该是去年10月份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试验教材,当然这一套教材在目前知之不多,使用很少,其次我们的学校过分关注学科,忽视德育活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其效果受到了影响,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相适,在课程问题上我们不应该重蹈覆辙。基于上述现实,在目前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与活动课程为主,坚持活动观,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学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特别关注教育活动的设计,要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合和(音),求大同等传统因素,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浸润在丰富的活动中,去体验、理解、认同和内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如此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有真效果。

    第三个是绵阳市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的探索,2012年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幸福教育探索,这一行动的初衷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在学科教育方面,义务教育阶段,改革中考考试制度,引导学校给学生减负,给数字教育松绑,在高中教育阶段强化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和科学备考,让学生科学的获取分数,绿色的获取分数,其二在学校德育方面,希望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吸取传统文化智慧,让学生心理减压,增加学习快乐,让教师减少倦怠,增加职业幸福,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行动也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逐渐形成我市基于幸福教育,为幸福而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新思路。下面我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市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活动,姑且称之为不成熟的活动课程。其一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为生活而设计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活动,活动的主旨是让生活源泉催生创意,用传统智慧改善生活,我们指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灵感转化成创意的实务作品,第一届成果展示就收到学生各类作品一万多件,在这些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我们在赞叹学生奇思妙想的同时,我们也享受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其二我们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中小学特色建设研究,引领学校成为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者,成为地方先进文化的代表,我市的教科所专门增设了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室牵头这项工作,我们指导学校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结合学校传统优秀特色,提炼了打造学校特色,比如江油的钛白文化,北川的大禹文化,科学城的两弹精神,均在区域学校的特色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创新。其三全面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目前我市已经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569所,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在校学生全覆盖,在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过程中,不少学校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各位专家学者,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要强调绝知,更要注重功行,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政府都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以上是我对传统文化寓教于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谢谢!

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信伟演讲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演讲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