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活动背景 关于年会 年会日程 与会嘉宾 合作计划 参会指南 关于我们 图文报道 媒体聚焦 English
活动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简述
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活动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简述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谈及明末清初开始中国科技渐渐落伍的原因时,习近平援引学者研究指出,“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习近平主席在就任首月内提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从高层对科学技术的着力,可见其对以科技推动和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用的重视。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曾将第9次集体学习场所搬到了北京“中关村”,并曾集体与神舟十号工作人员会见。

    在30年前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其中一项重要部署就是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此后中国教育渐趋正常,并向社会迅速普及科学,从外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为中国经济崛起和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

    经历30余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拐点”,与邓小平时期以引进为主的策略不同,习近平时期将更为强调独立自主和创新。中国不仅意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与美欧等科技大国一争高下,甚或还有成为世界科技引领者的愿景。当然,更重要的在于科技对中国经济转型成败的近乎决定性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社会进步。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让人类脱离地球的局限,把视野开拓到宇宙;基本粒子的研究,让人类更加深入物质的内部结构,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科学技术革命总会伴随着思想方法的改变,甚至带来哲学领域的震动。

    越来越多高新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高速铁路的建成缩短了城市与城市的距离,降低了交通成本,让人们的活动空间更广阔了;育种技术的发展开发出更多、更有营养、味道更好的食物新品种,丰富着人们的餐桌;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则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机。这一切和国内发展的有利条件相结合,造就了今后20年我国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又可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与这一机遇相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也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中,重视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重视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本国国情出发,努力探索发展新思路。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自主创新,人才为本。这些年来,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无不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无私奉献。要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环境。要重视发现和培养一流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提倡百家争鸣。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广泛传播科学思想,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的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通过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从而开创了“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今,互联网成为淘汰旧有的经济结构,重构新经济时代的工具,继医疗、金融相继被席转后,教育也是如此。据中国经济网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在线教育投资总额高达25亿元,国外在线教育投资总额24亿元,同时8月份不低于10亿元的投资、10月份的5亿元,初步预估2014年整年国内在线教育投资高达50-80亿元左右,全球的在线教育投资总额预估上百亿。

    2012年,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教育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和意义。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社会发展迄今,科学技术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未如此密切地影响着民生改善和群众福祉。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从进入后工业时代起,便将科学普及作为提升公民素质,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期间,是成都市“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可信增加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西部科技中心的共坚阶段。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科技成都建设,切实加快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五千亿大关,达5123.04亿元,同比增长25.1%,完成四川省委、省政府下达年度考核目标(产值5000亿元)的102.5%;实现增加值1349.50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9.0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7.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762.11亿元,同比增长16.8%,占规上工业的54.2%;实现利税476.34亿元,同比增长4.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8.9%。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成都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扩内需、调结构的任务繁重,围绕产业、资金、市场、人才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版权所有 © 亚洲教育北京论坛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 话:86(10)68909380 传 真:86(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