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
招待酒会
开幕式
大会主题发言
基础教育分论坛
国际合作分论坛
独立学院分论坛
职业教育分论坛
投融资论坛
闭幕式
 
   国际合作分论坛
 
加拿大麦克文商学院 魏晓军博士

  谢谢组委会的邀请,非常高兴见到这么多民办教育的精英,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就国际商学院认证委员会,下面商学院国际化的一些步骤和一些策略,加上一些对我们中国民办教育国际化的借鉴。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想讲一下作为我们加拿大麦克文商学院是如何做的,我们学校即将成为哈佛教育管理专业的一个案例,也是国际化的这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因为我是搞经济学研究的,我们通常用数据说话。

    通常情况下,比如说我们理解国际化,国际化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没有完全的定义,特别是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如何进行国际化,他也没有任何的完全的定义,Elkin是一个学者,他是新西兰大学的一个教育学学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给出了一个叫星型的这么一个模型,来定义大学的国际化,这里面可以看到,大约有八点左右,八到九点左右定义大学的国际化,很重要的比如说国际间的学术机构,大学之间的联络,这个联络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比如说像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校长所说的,他可以有海外的国际的校园,也可以是线上的校园,资源共享,比如在欧盟,因为我也在欧洲呆过,欧洲很多大学,他互相之间是有线上的交流的,比如说经常学生和老师,和另外一所大学学生和老师进行互联网上的互动,这是国际化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完全的非常具体的,也可以是一种虚拟的模式。

    另外,Elkin定义国际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一个大学,特别是一个成功型的大学,他是不是真正的完全了国际化,也就是他是不是有国际的研究合作,因为首先成功的大学,他有国际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推动了大学的教学,推动了课程的设置,推动了人才的培养,推动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我想第二个,也是一个突破的地方,就是在大学的研究合作上。

    具体的交流,比如说研究合作里,具体的交流比如说本科生的互换是一个主要的,很多大学,包括现在研究生,美国的商学院,待会儿我有一个数据给大家,美国商学院MBA有很多都有到国外游学的情况,经常我以前在德国的时候,经常会碰见从其他国家来的学生住在小型的旅馆里,也许他是一个爱尔兰的学生到德国,也许他是一个澳大利亚的学生到德国,特别是比如说像一个英语国家,澳洲、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会有一些项目是学生叫做到国外去,最后一年毕业的时候,到国外去工作一段时间,给他一个工作签证,我们想,中国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开发这种项目。

    另外研究生之间的互动访问。还有一个点,就是说你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不是加了很多国际性的课程,比如说像我们民办教育,因为以前我也在新东方学校,在一些民办机构里教过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行,以考试为中心的这种教学,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并不妨碍我们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培养其素质方面教育,特别是跟国际交流的,比如说现在很典型的例子,我在加拿大教学,我让学生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互相建立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互相交流,他们可以互相发电子邮件,甚至有的加拿大学生从来没有走出过他所在的城市,所在的省,让他打一个国际电话跟中国的学生进行一下对话,包括你每天吃什么,每天花多少钱,都是一种增加学生国际视野的方式。

    另外一个就是教师,教师比如说参加国际会议,教师代表团到国际上访问,长时间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访问,比如说很有意思的是,在我们那个地方,有互派的性质,比如说我们的本科生,到中国来访问,中国这边的大学,负责当地的接待,每年相应的我们会接受两到三个对方大学的老师到我们学校去,我给大家看一个简单的图表,这是我们做的一个研究,就是所有的国际商学院认证的大学,他有几个特点,你看红线是AAGSB认证的商学院,黄线是没有认证的,没有被认证的大学,他更加的国际化,因为他的各项指标,比如说他有国际的课程,他有学生互动的成份,下一个图表,就讲美国的商学院和国外的商学院也都是在AAGSB认证下的商学院,你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很多人都想的北美学校非常国际化,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国外的大学比美国的商学院更加国际化,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第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趋势也是很明显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更加国际化。最后一个图表就是讲学校的大小,你看中等规模的学校,他是更加的国际化趋势。

    有一个根据Elkin的研究,我列一个柱状图,白色的柱状是没有完成国际化的学校,灰色的是完成了国际化的学校,你看它的国际化的选择性是不一样的,没有完成国际化的学校,他更加倾向于有课程上的合作,你看完成国际化的学校,他更强调研究之间的合作,所以我想,中国民办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出入,我想是国际化,我也希望,待会儿会议期间,包括休息的时候跟大家交流,谢谢。

<返回>
 
 


版权所有 © 北京市海淀区亚洲教育论坛培训中心 京ICP备1300519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384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院 世纪经贸大厦A座1009-1010室
电话:(010)68909380 传真:(010)68909380 E-mail: Office@asia-edu.org